二月初二,即中国农历二月的第二天,又称春农节、农头节、龙头节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“龙抬头节”,也是土地神诞辰“社日节”。民间有“二月二,农抬头,大家小户使耕牛”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的俗语。
与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星宿有关 :古代天文学将天空划分为二十八个区域,称为二十八星宿。其中,东方苍龙七宿(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)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。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晚上,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,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在东方地平线上显现,象征着龙已经醒来并准备抬头升天,因此这一天被称为“龙抬头”。
与古代神话传说有关 :相传在远古时期,黄河经常泛滥成灾,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。后来,大禹带领人们治水成功,平息了黄河的怒涛。为了纪念大禹的功绩,人们便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,祈求龙神保佑,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
与节气和农耕文化有关 :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,冬眠的动物被隆隆的春雷惊醒,开始活动。古人通过观察自然天象,发现二十八宿之东方七宿所构成苍龙的第一宿——角宿,在惊蛰和春分间逐渐从地平线升起,认为此时东方苍龙开始觉醒,即将担负起行云布雨,助力谷物生长的责任。
与民间传说和习俗有关 :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的美好传说。相传大唐高宗李治驾崩后,武则天当权,玉皇大帝为惩罚她,特意不让龙王给民间下雨4。后来龙王不忍心看到人间惨状,偷偷下了一场雨,被玉皇大帝打入凡间。人们为了营救龙王,四处寻找“金豆开花”,最终发现玉米就像金豆,爆米花好似“金豆开花”。于是,千家万户都开始做爆米花,玉帝看到人间到处都是金豆开花,只好兑现承诺,将龙王召回天庭。当时恰好这一天是二月初二,人们便将这一天称作“龙抬头”。
发表回复